2023年 4月 1日 作者 gong2022 0

考研数学泄题——这是真的吗(2023己更新)



12月26日,多名网友爆料称,2018考研数学出现“神押题”,一名为“李林”的教师在考前押题视频中举的例题与实际考试试题十分相似,考生怀疑发生泄题

大连理工大学发布情况通报:对教师李林参与社会考研辅导活动的行为,学校将作出严肃处理,处理结果将及时向社会公布。

李林也通过“李林老师2017”微博账号表示:从未参与国历年(包括今年)的考研命题,也没有参与历年(包括今年)考研大纲的制定,网上的相关言论不属实。泄题事件,在网上快速的发酵。

有网友说,“希望尽早查清,早日给社会一个

真相”、“给这些几百万的考生一个公正的结果、“支持维权,尽早对造谣者绳之以法”、“希望网友能够理智对待,杜绝网络舆论。”

教育部考试中心通过教育部官方微博“微言教育”及时作出回应称:今日,网传某教师考研辅导视频涉嫌泄露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试题。

教育部考试中心组织有关专家,对视频等材料进行了研判,确认所举的例题均与实考试题不同。

该教师及视频中所提及的老师均未参与2018年研究生招生考试数学科命题工作。

教育部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,任何干扰破坏国家教育考试的行为,一经查实,将依法依规严肃处理,决不姑息。

“泄题”事件,好像昙花一现,但所折射出的问题值得我们深思。去年政治泄题事件仍历历在目,余威犹存。

泄题将会带来什么后果?不仅仅泄题,考生考试作弊,将会面临什么处罚?

根据刑法规定,国家工作人员将试题泄露给培训老师的,情节严重的,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,培训老师为共犯,也构成故意泄露国家秘密罪。让他人代替自己或代替他人考生的,可能构成考试作弊罪。

在这次事件中,还折射出一种“跟风”现象。网络自由是每一位公民的权利,但是您应该对您在网络上发表的言论负责。这并不只是说说而已,在一定程度上,需要承担法律责任,我们要理智的对待网络事件。

网络,是一个虚拟空间,但不是法外之地,也要受到监管。如果故意捏造并在网上散布虚假消息的,可能构成诽谤罪。

考研”泄题,损害最大的,一定是学生的利益。

作为学生,您的未来可能要面对无数场考试,一次能作弊,次次都能作弊么,考试作弊,如何对得起您的未来。要做到无愧于心,才是真正的成功之道。

考试的存在,“泄题”就孕育而生。为何屡禁不止?因为利益,吸引着很多人“前仆后继”。但是总要面对自己造成的恶果。我们希望国家能有着严格的监管措施,保障广大考生的利益。